您好,欢迎访问企红网
您好,
咨询热线:0535-6687821

  • 免费商标查询
    商标局查询30秒出结果
    商标名称
    * 联系方式



    首页 >其他 > 文章详细

    中国名牌与传统文化

    发布日期:2022-01-15 11:05:15 作者:企红网 【关闭】
    • 分享:

    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曾经说过,企业文化要符合民族的文化,才能扎根生存。我国的传统文化,无疑是世鼻文化宝库的奇葩。几千年以来,以儒家为主,道、佛等名家为辅的中国传统文化,有其丰厚的底蕴。

    但中国传统文化重义轻商。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似乎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名牌的发展并无多大的贡献,其实不然。这需要我们从企业文化的特性作用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出发分别进行比较和分析。

    首先来说文化,其定义是指人类社会从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发展而发展。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因此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文化就是指一个特定的群体在一个特定时期的生活与行为方式。而企业文化其本质则可以认为是,企业在一个特定的时期为达到其目标而在采取的各种基本途径过程中所形成的全体企业人员所共有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在人群中和社会上发生的文化影响。也可以说它是企业在运行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包含企业最高目标、共同价值观、作风和传统习惯、行为规范、规章制度在内的有机整体,企业文化与企业本身的特点以及企业本身所处的市场环境、历史传统和社会文化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它既包括物质方面的文化,同时也包括企业精神方面的文化。同时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文化又互为将角,互相扩张渗透,共同对整个企业产生作用和影响。

    具体说来企业文化在企业内部就是,其一旦形成之后必须能够对企业中思想、行为、个性、生活习惯完全不同的员工的行为产生一种导向规范和约束作用。整个企业员工形成一种统一的价值观念,团结一致为企业整个目标而奋斗,减少企业内部因人不和而造成的内耗等方面的损失,这正是企业运用企业文化要达到的目的和结果。而在企业的外部则像前面所谈到的主要是为塑造企业一种积极向上的具有很强亲合力,给市场消费者以信赖感的企业形象。在这里企业文化就是一种环境,一种氛围。在这种环境和氛围中可以给人一种不同于别的氛围和环境之中的感觉,或者说以一种文化无形的力量来约束和规范大众,使之自觉,同时又唤起其内心的认同感和求知欲望。

    当然,企业文化作为管理的一种手段和方式,其成功是受到一些因素制约的,其中主要有:

    1.管理基础。

    管理基础是企业的硬件东西,而且是企业文化赖以存在的基础。在建设企业文化过程中如果忽视这些硬件的东西,过分强调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精神方面的作用,认为精神万能,其实质是扭曲了企业文化的内涵。在这种情况下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显然是空谈口号而已,华而不实,实为企业之大忌。

    2.企业经营者期望及其一致性。

    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涉及众多成员,上至企业经营者,下至普通员工,各自都有其对企业内外状况的看法,经营者必须运用自己对企业现状的认识,依据现行准则、规范、传统、程序和组织结构规划企业的全部工作。民族的传统文化,形成了各民族的文化心理,并加以规范化而成为各个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道德准则。因而员工的共有价值则应当是以自觉规范为特征的,这种自我规范需要舆论的监督和评价。成功的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重视企业文化的调和作用,重视企业共有价值观、道德准则的培养,而不以少数人的意志作为全体员工的信念去强制推行。这是前面所说的成功的企业文化其必须是减少企业内部内耗的民族特性。

    企业文化也受到传统的影响和制约。民族文化是企业文化赖以形成的基础;企业文化是一定民族文化在企业中的具体表现。离开了民族文化就不会形成特定条件下的企业文化。

    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堪称世界历史上最有特色的文化,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中庸、人和以及重义。

    其中中庸代表不偏不倚,其实质是一种平衡,就是说明做事的时候应当从一种全局的角度去认识和看待任何事物,同时在实际的操作中重视互补的关系。中庸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做人的最高准则,事实证明即使在现代社会中庸依旧是一条非常适用的哲理。如果把其放置于企业之中就是要求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注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因此从这方面而言,中庸是具有一定辩证关系的哲理,它要求寻找矛盾之中的统一以实现最大效益目标。

    人和则代表人气好,没有冲突,稳定。这可以说是中国经历了历史上数不清的战乱之后所思考出来的道理之一。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这一点尤其重要。无论对企业还是对整个社会,骚乱总是与损失与败业联系在一起的,试想一个没有稳定环境的社会,其发展必然受到各种不安定因素的阻碍。

    重义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从孔子的“君子义以为上”到孟子的“富贵不能淫”到“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中国传统文化无一不要求人们在义利发生冲突时,要先义后利。“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后义者辱”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义利作出一个非常明确的划分。事实上这种重义的思想与现代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利润最大化,并不矛盾。现代经济要求企业一切以顾客利益为重,以顾客需求为企业产品出发点。从这一点来说现代经营思想已经渗透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义轻利的意识。

    以上分别从企业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两个方面对它们各自的特点、作用,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作用做了详尽的阐述,可以看得出,中国名牌企业在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时应当善于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在吸收国外先进管理科学和经验的基础之上,迅速把它们本土化、普及化,而且进一步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增强自身在国际市场舞台上的竞争能力。并且以此为突破口进一步占据和保住国内市场的份额。


    免费商标注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