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对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发展
.jpeg)
知识的增长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知识和经济的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有史以来,人类的经济活动都离不开知识,人类积累知识、归纳知识,从而形成了科学体系。从科学发现到技术发明,在20世纪以前大约需要30年,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大约需要10年,到20世纪下半叶缩短至5年左右,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步伐大大加快了。
新技术革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已经取得了飞跃式发展。信息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科学技术、新材料科学技术、有益于环境的高新技术和软科学技术的创新和迅速发展,使得科学和技术密不可分,并且成为第一生产力,使工业经济发展成为知识经济,使今天世界的竞争成为科技、特别是高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本前首相小渊惠三说:“知识就是日本的灵魂”。目前日本已制定了“知识产权兴国”战略。美国富豪格?兰姆说:“未来经济的发展是知识的发展”。著名管理大师彼德卡?德鲁克说:“知识是什么?知识就是我们重要的财富”。韩国前总统金大中则说:“我们已经到了头脑强国的时候了”,他特别指出:“我们必须走知识经济的道路,否则,我们经济地位的恢复就将不成其为可能”。中国政府也已认识到了科学技术及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意义。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推进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鼓励科技创新,在关键领域就若干科技发展前沿掌握核心技术和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这足以说明党和政府已把知识产权保护放在了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
2.许多国家提出了明确的知识产权战略,并把它作为振兴本国经济,增强国际竞争能力的重大举措。
知识产权和知识紧密相连,它是知识创造的财富,是一种无形的财产。知识产权又是法律确认的产权,它和有形财产一样须受到尊重,受到保护。更为重要的是,知识产权是自主创新的基础,是自主创新的衡量指标,也是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因为自主创新必定要落实到产品上,并最终推向市场。在创新的全过程中,知识产权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先导角色。创新失去了先导,就难以实现既定的目标。人类社会是在不断创新中发展进步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两次把“创新”、“创造”确定为世界知识产权日的主题,充分说明了创新在知识产权制度中的重要作用和鼓励创新对于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保护和鼓励创新的需要催生了知识产权制度,并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同时不断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又强有力地鼓励着创新,促进着发展。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创造、传播和应用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知识产权制度及在其保护和推动下的创新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当今世界,面对综合国力竞争空前激烈,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日益加强的态势,哪一个国家更加重视知识产权的培育、保护、管理和知识产权制度的健全与完善,哪一个国家就更可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赢得先机。
(2).jpeg)
美国率先把以专利战略为主的知识产权战略作为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把知识产权视为国家的基础性战略资源。在20世纪70年代,年均专利授权量为6万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一直努力推进知识产权制度的创新,以提升美国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美国商品和服务方面获得知识产权的能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到20世纪末期,年专利授权量达到18万件,增长了3倍②。同时美国一直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早在1980年,美国国会通过《贝多尔法案》,调整了政府投资形成的专利的权利归属政策,使国家所有的专利权在一定条件下可归研究开发机构所有;此后,又通过实施《联邦技术转移法》、《技术转让商业化法》、《美国发明家保护法令》等法案,促进产学研的合作研究和专利技术向产业界的转移。另外,美国还通过其综合贸易法案的“特别301条款”迫使其他国家强化对美国知识产权的保护;通过关税法的337条款专门用来阻止侵犯美国知识产权的进口商品。同时,美国十分重视专利信息的采集、分析和研究,采用政府部门和民间机构密切合作的方式,建立技术评估预测体系和各类知识产权信息数据库,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供有力的支撑体系。
(1).jpeg)
3.知识产权保护已日益成为跨国公司争夺国际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挤压竞争对手的重要战略和策略。
近年来,国外企业和跨国公司更加重视对华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主要表现在:其一,跨国公司的知识产权管理更加制度化,体系化。世界500强的跨国公司中,已进入中国的大约有400家,大多数都成立了知识产权管理部门。通过这一机构来有效地管理他们在中国境内的知识产权事务。其二,实施在华知识产权战略的视野放长,更加有针对性、更加策略地实施知识产权先行战略。跨国公司在过去的10多年里,向中国申请的专利多数是现在迅猛发展的一些产业的核心技术,其战略布局相当超前。其三,实施有效的专利申请策略。跨国公司在华申请专利时,既注重扩大权利要求,又注重挤压我国的创新空间,以建立和巩固其知识产权的优势地位。其四,跨国公司原来是各自向中国企业提出权利要求,现在开始出现联合起来、共同提出诉求,并往往由政府出面交涉。
由此,我们已经十分清楚地看到了国际国内知识产权发展的基本趋势,也认识到了知识产权保护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关阅读